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
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消保媒体

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信息中心 » 信息要闻 >> 正文

信息要闻

小铅笔绘出“亿元村”
江苏消费网 (2019-06-18) 来源:中国消费者报
阅读:

    

 

  ■本报记者 刘传江

  元宝村是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的一个村子,距离尚志市区30公里,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的小说《暴风骤雨》中“光腚屯”的原型地,也是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。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,元宝村早已变成了远近闻名、村强民富的“亿元村”。全村总资产达6.7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.1万元,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、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。

  以工带农促发展

  作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的元宝村,过去因为穷而出名,一些人家穷得几个人穿一条裤子。村民委员会主任施永平告诉记者,20世纪80年代,元宝村年人均收入只有40元,村集体负债27万元,村民的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上,是名副其实的种地靠贷款、吃粮靠返销、生活靠救济的“三靠村”。1980年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意识到,农村光靠种地是无法脱贫的。1983年,他们确定了“立足于农,取利于工,以工带农,比翼齐飞”的发展思路,在改善土壤、良种引进、科学种田的同时倾力办厂建企业。张宝金带头拿出妻子承包磨坊做煎饼挣得的1.3万元,几天后共集资3.7万元办起了小木农具加工厂,从而开启了元宝村人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。

  元宝村紧邻苇河林场和亚布力林业局,木材资源丰富。该村从铅笔工业和木材加工入手,很快就又办起了筷子厂、建材厂、铅笔厂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,主导产品卫生筷、铅笔、铅笔板等远销美国、日本、韩国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,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裂变式的发展。1989年元宝村产值过亿,昔日的“光腚屯”成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第一个“亿元村”。

  元宝村人尝到了兴办企业带来的甜头,他们一直把工业作为发展的产业基础,全面升级铅笔业这一“老字号”产业,建设铅笔工业园区,发展铅笔板和铅笔生产。如今,元宝村年加工铅笔23亿支,铅笔板3000万片,分别占全国总产量20%和6%,从业人员3500多人,是全国铅笔板集散地。全村劳动力80%从事企业生产,全村农民人均收入90%来源于工业,这在黑龙江的农村是不多见的。2018年元宝村人均纯收入3.1万元,半数以上村民住进了楼房和别墅。村办企业的持续发展给全村各项事业注入了活力。富裕起来的元宝村为村民代交各种费用,自1995年开始,元宝村九年义务教育费全由村办企业支付。

  培育新型业态

  富裕了的元宝村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,施永平告诉记者,元宝村自2009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后,按照50年不落后的建设标准,新农村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他们致力于工业园区、现代化农业园区、土改文化园区和新农村示范园区建设,用了10年时间将万亩荒山打造成了集经济林、观赏林、教学林为一体的生态林,涵盖东北能种植的所有树种,给元宝村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。他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建设现代农业园区,旱改水田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6000亩,用10年时间试验成功种植“稻花香2号”2000亩,注册了“村镇香”商标,2018年新建了日产100吨的大米加工厂,实现产销一条龙。

  “土改文化一直是元宝人用心珍藏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。”在老支书张宝金的心里,有“土改第一村”这张金名片,依托土改品牌优势、优良生态资源和特有民俗文化,红色旅游、特色旅游必将带动元宝村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。他们制定了《元宝村旅游总体规划》,积极争取资金,先后投入1000万元建设了《暴风骤雨》纪念馆、荷花池、元宝山等六大景区,打造了“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”品牌,成为国家3A级景区,哈尔滨市红色旅游重点建设的旅游景点之一,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。

  记者看到,去年开始投资建设的占地7400平方米的土改文化园二期工程已初具规模,增建了土改风情一条街,还原昔日“元茂屯”中韩老六大院等历史旧貌。规划中的旅游宾馆等项目建成后,将构建集游览、餐饮、住宿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,成为元宝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。

  发展铅笔工业、绿色农业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业态,同时,通过铅笔工艺体验、登山垂钓休闲中心、蔬菜采摘农家餐饮、广场公园娱乐养老、红色教育旅游观光民宿等形式,将生产、生活、生态、文化、休闲、体验等有机结合在一起,打造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元宝村,是该村新的发展目标。谈到经济融合发展,张宝金信心满满:“尽管受资金、人才、地域、管理等条件制约,农业与红色旅游、休闲度假、观光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尚未完全形成,但我们会找到破解办法。”

  打造品牌效应

  目前,元宝村有各类经济主体129家,其中个体工商户88家、企业25家、农村合作社16家。尚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斌告诉记者,元宝村是尚志市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。近几年来,为助力元宝村经济发展,该局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创新工作模式,提升服务质量,激发市场活力。在年检年报中,该局主动对接,上门服务,协助企业办理年检年报,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什么困难,都会鼎力相助。

  该局商标广告股股长姜明奎介绍说,农民发展实体经济品牌意识并不是很强,市场监管部门便主动上门宣传指导,依托商标品牌指导站,积极为企业提供商标查询服务,尽量让企业少跑腿,同时,先后指导元宝村办理了“村镇香”“土改稻花”大米注册商标和“元宝”注册商标,指导元宝村使用“尚志红树莓”“尚志黑木耳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商标品牌的成功注册使得元宝村生产的大米品牌价值得以提升,增加了大米的附加值,为农民增加了收入。

  2018年年底发生的一件事令王斌印象深刻,元宝村富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算创建自己的大米品牌,企业想在春节前取得食品生产许可,并在春节销售旺季进行销售。不巧的是,这项许可审批权限在哈尔滨市,而且合作社生产加工场地、食品生产许可等各项“软件”“硬件”都达不到办理许可的要求。尚志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方案,并积极与哈尔滨市局沟通协调。为加快进程,避免走弯路,该局采取上门服务,派专业人员现场业务指导,从流程设计、厂区布局、发证检验、材料申报、现场核查、后期整改等进行全程服务,终于在春节前办下了相关手续,确保企业赶上了春节这一大米销售旺季。在帮扶过程中,该局得知企业用于结算的100吨地中衡(地中衡是可将汽车、马车等和所载货物一同称重的杠杆秤,记者注)因未检定而无法使用,工作人员积极协调检测检验中心,第一时间对地中衡进行检验,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。

  改革开放40年来,元宝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,昔日的“光腚屯”成了“中国铅笔之乡”。未来,元宝村将继续靠奋斗续写壮丽新时代,续写“亿元村”传奇。

编辑:张宜贺

分享到: 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页面】

发表评论

相关新闻

投诉公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