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
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消保媒体

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消费资讯 >> 正文

消费资讯

中江种业几个优秀新种子品种介绍
江苏消费网 (2009-11-05) 来源:本网
阅读:

苏杂棉66
——铃大铃多产量高

    苏杂棉66是中江种业杂交配组育成的棉花新品种,国家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60472.4。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(审定编号:苏审棉200703)。适宜江苏省枯、黄萎病轻病区种植。

特征特性

    该品种全生育期长势稳健,整齐度较好,植株塔形较高,茎杆粗壮绒毛少,叶片中等大小,叶色较深,结铃性强,铃卵圆形,较大,铃壳薄,吐絮畅,易采摘。生育期130天左右,株高120厘米左右,省区试平均单铃籽棉重6克(在参试品种中最高)、衣分40.1%、籽指10.7克、霜前花率高(89.8%)、绒长30.7毫米、比强度30.6、马克隆值4.8、纺纱均匀性指数148,耐枯萎病,耐黄萎病。

产量表现

    2004~2005年江苏省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籽棉亩产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5.5%,皮棉亩产较对照增产3.5%;2006生产试验籽棉亩产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1.9%,皮棉亩产较对照增产11.8%,均名列前茅。表现结铃性强,铃大产量高,皮棉品质优。

    扬州大学农学院2006年该品种栽培试验,平均籽棉亩产372.6公斤,结论是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,结铃性强,铃大铃重,易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同步。该品种在国家长江流域2006—2007年棉花新品种展示中同样名列前茅。

    2005-2007年各地试验示范推广均表现优异。2007年启东和合镇30亩示范片籽棉单产405.9公斤、陈德昌户籽棉单产446.4公斤;2006年在江苏东台市农业局经作站组织的12个品种参加的品比试验中,籽皮棉产量均排名第一位,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42.2%和42.9%,反映该品种铃大、产量高、结铃性强;在启东海复镇塘坊村由启东农业局组织的试验示范中排名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,籽棉单产达424公斤,农户徐学冲反映该品种铃大吐絮畅、抗病抗倒、结铃性强(亩8万桃左右)、增产潜力大,2007年该户籽棉单产又达442.2公斤;大丰市草埝镇双河村5组农户余永堂示范种植2.8亩,籽棉单产达354.6公斤,亩产值达1759.6元;在江苏射阳、如东以及安徽、江西、湖北等地试种也均表现优异、铃大高产,出现了很多籽棉40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,夸赞该品种早熟铃大、结铃性强、产量高。

栽培要点

1、适期播种,合理密植。育苗移栽一般清明后选冷尾暖头干籽下种。大田适宜种植密度:高肥水条件下1300~1500株/亩左右,中等肥水田块1500~1800株/亩左右。

2、施足基肥,重施钾肥。该品种对钾需求量较大,在施足氮、磷肥基础上,要重施钾肥,扬州大学农学院2005年该品种栽培试验氮、磷、钾之比以1:0.26 : 1.15为宜。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,开花后重施花铃肥(分两次施,前轻后重),打顶后补施长桃肥。花铃期结合化控喷叶面肥(0.2%磷酸二氢钾)1-2次,以防早衰。

3、看天、看地、看苗合理化控,少量多次,前轻后重。该品种长势强,结铃盛期仍保持旺盛生长,因此打顶后仍要化控,防二次生长。全生育期化控3-4次,缩节胺用量一般蕾期0.8-1.0克,花铃期1.5-2.0克,打顶后2.0-3.0克。

4、根据虫情需要,防治好蚜虫、盲蝽象、棉铃虫等病虫害。

该品种综合概括为:铃大铃多结铃强,高产优质吐絮畅。综合抗性表现好,稀植高肥夺产量。

武运粳21号
——早熟高产优质中熟中粳稻品种的杰出代表


  结实稳 产量高 病害轻 抗倒伏 熟期早 熟相好 米质优 口感好

  武运粳21号系武进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优秀新品种,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(苏审稻200705),国家保护品种权号CNA20050613.7,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许可。多年的生产实际表明,适宜淮北及淮南迟播种植,尤其适宜轻简栽培。

  特征特性

  全生育期151天、株高97厘米左右,比对照镇稻88早熟4天、稍矮。株型紧凑新颖,穗型半直立,群体通风透光好,苗期叶色淡,长势旺盛,叶姿态挺,后期转色快,熟相好。分蘖性中等,一般亩成穗19万左右,结实率90%左右,每穗实粒数126粒左右,千粒重26克左右。抗倒性强。抗病性历年鉴定结果:穗颈瘟——04年中抗,05年抗,06年中抗到感;白叶枯病——中抗到中感;条纹叶枯病——田间种植鉴定发病率较低,06年鉴定结果中抗。大田综合抗性表现较好,种植安全可靠。米质经农业部检测达国标2级优质米,食味和口感好,蒸煮时芳香四溢,而食用时无香味、可口宜人。

  产量表现

  三年来大范围种植,大田表现抗逆性强及抗条纹叶枯病等多种病害,早熟高产。该品种适应了轻简化栽培对品种早熟的要求,尤其是在近年来农户自发兴起的直播稻种植中表现优异,成为主要品种之一。

  栽培要点

1、适当密植,确保基本苗。由于该品种分蘖性较差,适当密植、确保基本苗是武运粳21号获得高产的前提。人工育苗移栽的,一般5月上中旬落谷,大田亩用种4公斤,秧田与大田之比1比6~8,秧龄30~35天,大田移栽规格4×7~8寸,每亩须栽足2万穴,每穴3~4苗,确保基本苗达7~8万。如果用于直播一般6月5~10日播种,亩用种6~7公斤以确保基本苗(直播必须精耕细作讲究播种技术以免影响好种子出苗,切忌旱直播大耕大撒和播种过深);机插秧在5月下旬落谷,秧龄20天以内即6月15日前机插移栽,机插密度要求不低于2万穴。

2、科学肥水管理。该品种耐肥能力强,大田亩施纯氮17~18公斤,并注意磷、钾肥的配合施用,穗肥要适时适度重施(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:4),使齐穗后田间群体剑叶长度略超出穗层高度,有利于高产潜力的发挥;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,中期适时适度分次搁田保稳长,后期干湿交替,养根养叶保活熟。

3、及时防治好病虫草害。播前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,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、稻蓟马,中、后期要防治好穗颈瘟、纹枯病、三化螟、纵卷叶螟、稻飞虱等。

该品种可概括为:抗病早熟又抗倒,大穗优质产量高。直播机插更适宜,移栽密植很重要。

武运粳23号(原名运2645)
 ——抗病抗倒更高产、取代武运粳7号(9746)的最理想品种

  一、品种来源

  武运粳23号(原名运2645)是武进农科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晚粳优秀新品种,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4396E,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许可。

  二、产量表现

  无论是2007年10月初特大台风还是2008年9月罕见低温影响,该品种在江苏省区试中和各个示范点表现均名列前茅,比对照武运粳7号极显著地增产而且抗病、早熟、产量潜力大。栽培得当一般亩产650公斤左右,高产可达750公斤左右,是目前早熟晚粳中抗病、抗倒、高产最优秀类型的品种,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。

  2008年南京市种子站组织早熟晚粳新品种展示,武运粳23号(原名运2645)实收单产624.8公斤/亩,产量位居10个参展品种之首,结实率最高,达93.3%,综合评价株型紧凑,分蘖力较强,茎杆粗壮,耐肥抗倒;结实率高,灌浆快,熟相佳,易脱粒;综合抗性较好。

  三、特征特性

  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8天左右,比对照武运粳7号早熟1天,株高97厘米左右,比对照略矮。长势旺,分蘖力较强,后期熟相好,抗倒性强,落粒性中等。平均每亩有效穗20.4万左右,每穗实粒数126粒左右(高的可达150粒以上),结实率90%左右,千粒重26克左右。接种鉴定中抗到中感白叶枯病、感穗颈瘟和纹枯病;条纹叶枯病发病指数低(抗到中抗),大田表现抗条纹叶枯病能力好,田间各种病害发生较轻或没有发生。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,口感较佳。

  四、栽培要点

  1、适期播种,合理密植。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,大田亩用种3—4公斤;秧龄30天左右,6月中下旬移栽,规格4 X 7—9寸,亩栽1.5—2万穴,基本苗6—8万。如果用于直播一般6月5—10日播种,亩用种5公斤左右,直播必须精耕细作讲究播种技术以免影响好种子出苗,切忌旱直播大耕大撒和播种过深。

  2、合理肥水运筹:大田亩施纯氮18—20公斤,并注意磷、钾肥的配合施用,掌握前重、中控、后补的原则,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7:3为宜,结合促花肥,每亩施10公斤氯化钾。水浆管理上:深水活棵、浅水勤灌促早发,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4万时,分次轻搁保稳长,后期干湿交替,成熟前一周断水。

  3、及时防治好病虫草害。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,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、稻蓟马,中、后期注意防治好穗颈瘟、三化螟、纵卷叶螟、稻飞虱和纹枯病等。

该品种可概括为:穗大粒大成穗多,适应性广米质优。综合抗性表现好,高产稳产第一流。

编辑:孙林美

分享到: 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页面】

发表评论

相关新闻

投诉公布